【院訊】「高齡社會法制讀書會分享」講座引領讀者思考愛與理性計算之交錯關係

【法學院訊】

LINE_ALBUM_20240425高齡法制系列6講座剪影_2405073
圖一:來賓合影。
LINE_ALBUM_20240425高齡法制系列6講座剪影_2405071
圖二:主講人王曉丹老師。
LINE_ALBUM_20240425高齡法制系列6講座剪影_2405072
圖三:王曉丹老師與戴瑀如老師。
LINE_ALBUM_20240425高齡法制系列6講座剪影_2405074
圖四:講座剪影,左一為黃士軒老師。
LINE_ALBUM_20240425高齡法制系列6講座剪影_240507
圖五:講座剪影。

政大法學院高齡社會法制研究中心於113年4月25日中午邀請王曉丹教授導讀美國普林斯頓知名法律史教授Hendrik Hartog於2012年出版之Someday All This Will Be Yours一書,期望藉由書籍作者對於20世紀相關判決的研究和批判引發參與者思辨,並討論我國現今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過程中是否面臨相似的困境與難題。本講座在合辦單位基礎法學中心、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法碩專班學友會的齊心宣傳下,實體參與和線上報名皆十分踴躍。本院戴瑀如老師、黃士軒老師、范瑞華律師、朱德芳老師均到場參與,社工所王明聖老師亦線上參與。

主講人王曉丹老師於開場即指出本書運用法社會學與法意識的概念展演出家庭與家庭法的混亂本質及其核心的秩序與無序、理性與非理性,便接著道出法社會學不同於法律本身作為制度、工具,其核心在於探討法律如何介入並干預個人的家庭和人際關係,又如何回應社會角色與性別等級制度,因此其十分重視結構及脈絡且堅持複雜性。舉例言之,以法社會學之角度切入,高齡社會法制相關議題是一個法律或政策問題,也是一個家庭關係與變遷的問題。

探究為何高齡法制的問題同時是一個家庭關係與變遷問題,王老師進一步指出,隨著我國現今社會結構的改變,擁有照護需求的高齡者日漸增加,如何動員家庭成員照顧自己使自己免於孤獨無助且得以安享晚年;又如何控制並保持家庭成員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成為許多高齡長者們思考的問題以及安養目標,並進而產生「關心我,就能得到我的財產」之想法。

上述議題和書中討論的親密需求與交易強烈呼應,王老師分享,書中案例的高齡長者往往向年輕力壯的家庭成員提出「照顧我,總有一天,這一切都將屬於你。」之承諾,以確保能得到照顧。惟「約定容易,守約難」,當年輕的家庭成員承受了一段艱苦的照顧過程,並犧牲追求更充實生活的選擇後,高齡長者卻可能因不滿意照顧方式、相處中的衝突矛盾等,選擇將身後財產遺留給了其他人。

針對上述情形訴諸法律時之解決途徑,王老師提及大多數人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家是有償勞動的場所,書中法官即表示:「他們不願意將自己視為雇主。他們尤其不願意『雇傭』自己的兒女從事與家庭經濟密切相關的工作。」,另外,法官亦認為:「家庭意味著互惠的善意和友好行為,有利於彼此的舒適和便利,而家庭的勞動通常是無償的。」,因此,法院往往預設高齡長者藉由財產強加傳統義務不一定是遺產分配的意思,且認為多數年輕家庭成員完成照護工作係出於愛與責任的內在意識,與期望報酬之理性計算無關。

由上述可知,書中的法院預設家庭是一個機構,在這個機構中工作是因為愛和關懷,而不是因為貪婪或經濟上的計算,亦即,法院於判斷相關案件時,仍多以二元對立的解釋方式區分有償的生產性勞動和無償的再生產勞動。進而,當此類案件對簿公堂時,子女就必須作為獨立、個人和精明的討價還價者,並避免顯露他們是出於深刻的情感、是為了回報父母對曾經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始承擔照顧的責任,唯有這樣,法院才可能判定子女獲得其應有的報酬。

「愛與勞動、理性與親密,一定是互斥的嗎?」,王老師於最後詢問各位參與者,並接著表示,愛可以是勞動;也可以是理性計算。法院和立法者或可承認功能性家庭的概念,並加入家庭情感因素綜合考量,而非僅一味以二元對立、純粹理性的角度切入判斷。事實上,法律背後有很多思維,若可打破現行的框架及分類,或可開闢出一條新的路徑,讓其蘊含的法理成為人們溝同協調的基礎。

現場有多位對法社會學、法意識有興趣的本院與外院研究生參與,參與者們除提出問題請教主講人外,亦踴躍分享聆聽後的心得感想、自身經驗與觀察,氣氛十分熱絡且溫馨,顯見縱然該書之判決以20世紀為背景,為時至今日仍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和啟發。講座結束前,高齡社會法制中心朱德芳老師感謝主講人與各位師長、聽眾參與,並歡迎大家報名參加5月20日由萬國法律事務所主講之《迎向高齡社會的超前部署》新書發表會。